以上症,谁谓非五脏之阴虚者耶?伤寒六、七日,结胸热实,脉沉而紧,心下痛,按之石□者,大陷胸汤主之伤寒表不解,误下成痞,此其常也。
皆因仲景之道不彰,其法失传,无怪乎其不敢用也。言病有时常自出汗者,此为荣气已和也。
岐伯曰∶卫气之在身也,常然并脉,循分肉,行有逆顺,阴阳相随,乃得天和,五脏更始,四时循序,五谷乃化。如去痰,须用半夏。
吴绶曰:凡伤寒,寒邪在表,闭其腠理,身痛拘急,恶寒无汗,须用麻黄辛苦之药,开发腠理,逐寒邪,使汗出而解。脉浮无紧,似不在发汗之列,然视其证,一一寒伤荣之表病,则不妨略脉而详证,无汗,可发汗,宜麻黄汤。
所以挽真气于将绝之候,而避中寒于脉弱之时也。汗下得宜,治不为逆。
程应旄曰:太阳本证现在,而反汗出濈濈然者,虽表证未罢,已是转属阳明也。程知曰:冒者,神识不清,如有物为之冒蒙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