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逆汤力能扶阳,真阳一旺,即能镇定上下四旁,故治之而愈。上轻中重下黄连天花粉生地汁藕汁牛乳。
如治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,心中痞硬;服泻心汤已,复以他药下之,利不止,医以理中与赤石脂禹余粮,等分。芍药专治血虚气痛,新产正血气虚痛之时,醇酒微炒,用之何害。
然必凉服者,经曰治寒以热,凉而行之是也。盖火来乘金,谓之贼邪,将作肺痿,甚是难治。
外感之与内伤,寒病之与热病,气虚之与血虚,如冰炭相反,治之若差,则轻病必重,重病必死矣。草果辛温,善消肉食;附子辛热,能散沉寒;橘红之辛,可调中气;甘草之温,堪以益脾。
本方加茵陈,名茵陈五苓散∶治湿热发黄,便秘烦渴。人参、黄所以补中,半夏、甘草所以调中,此皆健脾药也;复有当归、芍药之活血,则外溢之斑流而不滞;有桂心、附子之温中,则失位之火引而归原,此中营之帜一端,而失伍之师各就其列也。
虫喜温恶酸而畏苦,故用姜、附之热以温之,乌梅、诃子皮之酸以伏之,大黄、槟榔、芜荑、鹤虱之苦以杀之,木香辛温以顺其气也。不知即是本身之火,为寒所郁,一步返归一步,久则纯热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