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痞之来路虽同,而其人口渴,燥烦,小便不利,则知下后胃虚,以致水饮内蓄,津液不行,痞无去路,非结热也。宜以大青龙汤发表解热,以杀其势;或表里有热证者,则当以双解汤两解之也。
太阳病,先发汗不解,而复下之,脉浮者不愈。若脉微弱,身重欲寐,则内顾少阴且不遑矣,敢发之乎?
其支者,下廉三寸,而别下入中指外间。言此是病之虚,而非寸口脉也。
太阳伤寒之邪未罢,必无汗,故虽见阳明潮热发作有时之证,仍当从太阳阳明伤寒治之,宜麻黄加葛根汤汗之。如汗后不解,盒饭以桂枝代之。
结胸从胸上,满□项强,如柔痉状,则其热甚于上者,治上宜缓攻之,以大陷胸丸直攻胸肺之邪。而为胃之系,下连胃管,为水谷之道路。
若其人饮水多而小便少,此热在下焦,为太阳邪热,随经入府,水积不行,膀胱之里,必苦急也。煮汤入胃,输脾归肺,水精四布,大烦大渴可除矣。